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环渤海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2011中国科协

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成为配置全球生产要素和直辖市各种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5-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国民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成为配置全球生产要素和直辖市各种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5-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主体形态和核心战略。 环渤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创新能力强,是我国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重要区域,在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定位环渤海城市群为“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三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因此,加快环渤海城市群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当前,环渤海城市群的区域协作以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三个次区域的内部一体化为主。区域整体上缺乏分工协作,港口竞争及岸线利用、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强化环渤海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不仅涉及每个城市的发展需要,而且是解决制约区域发展共同问题的迫切需要。 环渤海城市群现状分析 (一)环渤海总体概况 环渤海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三省两市,含2个直辖市、42个地级市、70个县级市、206个县及自治县、2923个建制镇。陆域面积52.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7万平方公里。环渤海地区常住人口2.4亿人,占全国的18.2%;2010年GDP10.1万亿元,占全国25.3%,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6%。环渤海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拥有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国家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中枢的首都优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人才科教先发优势,是全国高度集聚发展的区域之一。 (二)对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定 综合学术界关于城市群发展阶段的研究结论(表1)。目前,环渤海城市群总体上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突出表现为: 环渤海城市群整体上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2009年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53.2%,整体上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密度2.2个/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纺锤体型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图1)。 表1 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评判指标标准资料来源:综合戈特曼关于纽约都市圈的划定原则与指标体系,周一星的都市连绵区指标标准,刘荣增、陈群元的城镇密集区 (城市群)的指标准则等研究成果,课题组自绘。? 图1环渤海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空间联系强度较弱。一方面,三个次区域内部尚未完成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和辽宁次区域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的圈层化发展态势,而山东次区域的中心性不明显,省内呈均质化发展。另一方面,环渤海城市群的三个次区域仍独立发展,相互之间仅为中心城市的弱联系,密切程度一般(图2)。 环渤海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6%,2010年人均GDP达6575.5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49.7%,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近三年平均实际利用外资515亿美元,出口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7.8%,2010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27670元/人。 (三)环渤海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渤海城市群由京津冀、辽宁和山东三个次区域组成,目前城市群的整合度不高,一体化进程缓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根据城市群发展规律,核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世界城市的标准相比,环渤海城市群的两个首位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表2)。 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有待优化。从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来看,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沿海化趋势明显 (图3),而环渤海地区人口仍然集中于冀中南和鲁西南地区(图4)。此外,沿海地带长期存在的粗放式低水平开发问题,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填海造地等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交通体系尚需加强。环渤海城市群港口缺少分工合作,竞争激烈。港口集疏运通道单一,腹地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联系不畅。沿海通道建设滞后,尚未形成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渤海污染问题严重,渤海海域面积仅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不到2%,但入海排污口的污水排海量则占全海域的23%。地表水污染较严重,海河流域水质低于劣V类的河流长度比例一直在50%以上。此外,区域淡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的5%~8%。 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相对单一。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对区域经贸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缺乏中央层面的牵头部门,对下没有行政约束力。区域内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协调机制,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在空间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区域统筹协调。 图2经济空间关联度分析图 此外,环渤海城市群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尚未形成良好的梯次化结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表2 北京、天津与世界城市指标的比较数据来源:2010年环渤海院长论坛,北京、天津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网络,其中4、5、9、10、12、14为北京数据。? 图3 环渤海人均GDP图数据来源: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0》 图4 环渤海人口密度图 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未来环渤海城市群在妥善处理三个次区域内部的整合与一体化发展问题的同时,应着眼长远发展,重点处理好三个次区域之间的关系,最终将环渤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三大核心增长极之一,超大型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一是以技术、信息、金融、客货交流枢纽为依托,引领我国北方地区融入全球化“海洋经济”,将环渤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中国实现沿海-内陆经济联动的国家战略重点区域。 二是以北京和天津地区为中枢,形成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经济重心和新型世界级城市群。 三是以多个国家创新基地为支撑,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国际性超大型城市群。 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策略 (一)塑造多层级网络化空间格局,奠定区域一体化空间架构 遵循国内外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依托强大的交通体系,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布局由单中心放射结构向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化,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1.塑造“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多层级网络化空间格局 环渤海城市群应以城际交通为支撑,以多等级城市为核心,用“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模式来推进城市群的空间一体化发展。 参照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6-2020年)》的分类标准,将环渤海城市群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以京津为双核,共同打造世界级大城市;沈阳、大连、石家庄、济南、青岛5个城市为区域级中心城市;将唐山、营口、烟台等12个城市确定为区域级次中心城市;抚顺、秦皇岛、威海等25个城市为地区级中心城市。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充分利用省会行政、港口门户或特色资源优势,发挥服务区域、辐射区域的带动作用,成为环渤海网络化城市群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节点,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图5)。 以城市体系中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若干多层次的都市区体系,包括1个世界级城市地区、5个区域中心都市区、5个联市共建都市区和2个双城联动都市区,作为集聚人口、组织生产的基层空间单元。以此为基础,重点推进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三个都市圈内部分工和外部协作体系的建构,在满足现状三个次区域发展需求的同时,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逐步推进环渤海整体城市群的一体化高效发展(图6)。 2.构建“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空间结构 基于环渤海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的需求,促进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次区域紧密联系、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群空间整合进程,构建“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圈”是指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两翼”为以沈大、济青为核心的两个都市圈,共同作为环渤海城市群持续发展的核心空间。 “三轴”分别为京津发展主轴、沈大发展轴和济青发展轴。其中,京津发展主轴向内陆方向连通,构建国家亚欧大陆桥的通道,向海洋方向延伸,成为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区重要轴线;沈大、济青发展轴分别联通东北、冀中南地区,成为环渤海城市群对外开放的重要轴线。 “两带”分别为由沿海城市地区组成沿海发展带和以内陆中心城市为主体组成内陆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在海陆统筹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带与新兴城市带。内陆发展带,发挥内陆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开放水平,形成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一体化城市发展地区(图7)。 (二)京津共建世界城市地区,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等均具有在200公里的空间范围内组织世界级城市的空间和功能,引领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京津廊市域范围恰好是以首都为中心,半径约200公里的区域。该区域面积约3.48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约3700万;以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为里程碑,京津同城效应开始显现。因此,我们提出以北京、天津为龙头,建设拥有全球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地区,引领环渤海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 1.京津共同承担世界城市的核心职能 根据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空间同城、职能互补、设施共享的发展趋势,以北京为主,强化行政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金融和跨国公司总部等职能。以天津为辅,强化北方航运中心和现代重化工业基地的经济中心及沿海门户职能。构建京津互补的功能构架,发挥世界城市在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方向上的核心作用。 图5未来环渤海城市群城市等级结构示意图 图6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梯度空间层次示意图 2.提高京津城市走廊承载能力,发挥空间关键节点作用 强化京-津-滨发展主轴,连接北京、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与武清、通州、廊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密集带,延伸通往西北地区走廊带,扩大区域辐射带动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走廊职能,搭建南部天津滨海-静海-永清-大兴和北部宁河-蓟县-三河-顺义-密云两个辅轴。共同强化京津城市走廊的综合职能,在环渤海城市群的一体化网络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图8)。 3.促进京津成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交通枢纽 完善交通联系,使京津成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交通枢纽。一是进一步加强京津走廊综合交通通道的建设。以港口建设为龙头,通过京津塘高速和京津高速等交通通道,强化京津世界级城市地区的紧密便捷联系。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开展京津之间市域轨道线衔接的前期研究,提高京津之间交通联系的便捷度。进一步打通天津-石家庄、天津-太原-中卫等面向冀中南乃至“三北”地区的通道,强化天津的陆路枢纽地位,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二是实现空港一体化发展。强化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与首都机场、首都二机场共建世界级城市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首都二机场建设为契机,强化南侧直至天津南港通道的交通畅达;优化组织首都机场、首都二机场、滨海国际机场、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共同组成综合交通枢纽。 (三)促进沿海发展带崛起,发挥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纵观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历程,纽约、芝加哥、东京等城市均充分借助沿海(湖)的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发开放战略,构成开放、联通的城市群空间。环渤海城市群应当促进沿海发展带的崛起,以此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 1.双城联动,加速沿海门户城市的开放崛起 依托港口优势,加快临港地区的发展,与老城区形成互动。天津、唐山、沧州、东营等城市,港口与城区中心距离超过40公里,规划形成双核结构,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建设职能综合的滨海城市,从而推进沿海发展带的崛起(图9)。作为沿海产业带上的核心城市,天津应当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双城结构,促进两者功能互补,引导天津的开发开放,并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型龙头企业和品牌园区的区域扩散,发挥沿海门户城市对区域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2.建立沿海“双通道”,推进沿海发展带整体贯通 沿海发展带结合港口布局,形成“双通道”联系。其中一条通道由沿海高速形成,连接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黄骅、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秦皇岛、锦州、大连、丹东等港口;另一条通道由济青高速-津汕高速-唐津高速-京沈高速等组成,连接青岛、淄博、东营、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锦州、盘锦、丹东等城市。通过“双通道”的建设,强化沿海港口城市的联系,实现环渤海沿海发展带的整体贯通(图10)。 3.轴向带动,促进沿海发展带与内陆城市的协作发展 基于“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空间格局与“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层次,重点加强沿海发展带与内陆发展带的协作,搭建垂直海岸带的轴向结构,强化门户-腹地的联动。重点强化三个层级的联系,第一层级为京津联系,第二层级为沈大及济青石联系,第三层级为京唐、津石、石沧、津济、济东、沈锦、沈丹、烟青联系,加强三个层次的交通建设,积极推进沿海门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的联动发展(图11)。 (四)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城市群空间发展 全面构筑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海空及陆地运输优势,城市群内各城市间通达时间不超过4小时。 1.共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提高国际竞争力 优化机场功能布局,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打造环渤海区域快线。对机场进行合理分工,实现航空资源的集约配置,首都机场、首都第二机场与天津滨海机场共同组成国际航空枢纽,通过城际铁路、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进行地面衔接,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石家庄正定机场、沈-大机场、济-青机场形成区域航空枢纽,支撑都市圈发展,与国际航空枢纽实现功能互补;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承担与临近地区之间中短距离的航空联系。 2.共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参与东北亚国际港口竞争与合作 建设以天津自由贸易港为龙头,以青岛、大连两大枢纽港为门户,以支线港为节点,以喂给港和内陆无水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充分发挥北京现代服务业要素集聚的优势,引领和支撑天津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京津共建自由贸易港区;加强港口分工合作,通过资本联合、企业联合和货类组合等纽带,促进港口错位发展,互相补充,共同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3.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强化区域交通联系 图7 未来环渤海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 图8 京津世界城市地区空间策略示意 铁路方面,通过高速铁路网连接区域级次中心以上城市,实现京津与区域中心城市4小时通达,区域中心城市与相邻区域次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合理引导都市圈发展;加强港口间铁路集疏运的联系,促进腹地大通道的共用和资源共享;推动跨海通道建设,便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联系,整体铁路网密度由现状196km/万km2提高至350km/万km2以上 (城市群标准为250-350km/万km2)(图12)。 图9沿海发展带双城联动策略示意 图10沿海发展带双通道策略示意 公路方面,通过高等级公路覆盖城市群内各城市,实现区域公路网络均质化布局;整体公路网密度由现状约1200 km/万km2提高至2000km/万km2以上(城市群标准为2000-2500km/万km2)(图13)。 (五)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体系,探索生态建设新模式 将共建生态保护体系作为环渤海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启动点,科学保护和利用地区生态资源,提高地区生态承载力,实现环渤海城市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1.尊重自然山水格局,构筑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以区域山地、河流、海岸线等生态资源为重点,构建环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体系。开展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一体化规划,加强内陆与沿海发展带的生态保护工作协同,确保环渤海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北部和西北部山脉的山体保护,完善区域防护林体系,构建环渤海城市群山体生态屏障。保护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生态环境,沟通海陆生态资源,统筹部署流域环境治理工作。深化渤海环境监控与治理,遏制海域环境恶化,增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实现岸线分类利用,保护沿海生态景观 科学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共同发展海洋经济,强化海域生态保护研究,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完善海岸带功能区划,实施分类开发与保护策略。谨慎利用岸线资源,合理确定填海规模,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以沿海防护林网、交通廊道、农田林网和城市环城防护绿地等线状景观要素为纽带,串联海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斑块状景观要素,保护环渤海城市群沿海生态景观。 3.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城市结合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等试点建设,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利用形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海水淡化技术,为区域提供更多淡水资源,提升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多种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和综合利用。重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形成“新能源利用—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产业链。 (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共赢 环渤海城市群涉及“三省两市”,目前共114个设市城市 (未来随着县级地区的发展,设市城市将不断增加),为实现区域一体化应建设和完善政府间、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机制,推进环渤海城市群区域协调机构的完善。 1.由国家部委牵头,成立区域协调机构 环渤海城市群地域空间跨度大、城市数量多、协调难度大,建议以“市长联席会”为基础,积极推动中央政府组织,由相关部委牵头、各省市共同建立环渤海城市群发展协调机构。发挥天津经济中心基础优势,集中设立区域协调机构及其他各种区域信息和研究机构、区域专业合作组织、区域市场交易平台等,将天津建设成为区域协调的中枢,探索跨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和政策保障机制。 图11门户-腹地城市轴向带动示意图 2.以城市群规划为引领,开展区域城市管理合作 图12环渤海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图13环渤海公路网规划示意图 以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为目标,组织编制战略层面的城市群规划,并对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同时,落实城市群及各类专项规划管理工作,定期对各省市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3.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推进区域协作共识 对环渤海三个次区域发展研究的同时,启动环渤海整体调查与研究工作。从学术研究角度统一“环渤海”概念,以区域规划为引导,建立科学共同体。在学术研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在政府、民众及其他领域专家间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工作,推进区域协作共识的达成。 参考资料 1.顾朝林.“十二五”期间需要注重巨型城市群发展问题.城市规划,2011,(35),1. 2.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研究,2011,(5). 3.周立群,谢思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8,3. 4.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M].科学出版社,2010. 5.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高汝熹,罗守贵.2006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7.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8.雷朝阳,陈永秀.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定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 9.肖金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开放导报,2007,(1). 10.张工,卢映川,张远.北京2030:世界城市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2010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2.彭翀,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13.高汝熹,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结构与功能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 1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5.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 16.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渤海地区空间发展趋势及天津的对策研究.2010,(01). 17.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 [J].经济地理1996,(3). 18.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9.师武军,周艺怡,邢卓.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环渤海地区发展.城市规划,2009增刊. 2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 (2008-2020年). 致谢:本文涵盖了第13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特大型沿海城市群发展模式论坛”主旨发言报告——《环渤海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的核心成果。课题《环渤海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沈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徐泽等专家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郑向阳、高相铎、邢卓、张丽梅、荀春兵、宫媛、韩宇、张树森等,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成为配置全球生产要素和直辖市各种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5-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主体形态和核心战略。环渤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创新能力强,是我国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重要区域,在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定位环渤海城市群为“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三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因此,加快环渤海城市群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当前,环渤海城市群的区域协作以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三个次区域的内部一体化为主。区域整体上缺乏分工协作,港口竞争及岸线利用、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强化环渤海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不仅涉及每个城市的发展需要,而且是解决制约区域发展共同问题的迫切需要。环渤海城市群现状分析(一)环渤海总体概况环渤海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三省两市,含2个直辖市、42个地级市、70个县级市、206个县及自治县、2923个建制镇。陆域面积52.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7万平方公里。环渤海地区常住人口2.4亿人,占全国的18.2%;2010年GDP10.1万亿元,占全国25.3%,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6%。环渤海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拥有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国家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中枢的首都优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人才科教先发优势,是全国高度集聚发展的区域之一。(二)对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定综合学术界关于城市群发展阶段的研究结论(表1)。目前,环渤海城市群总体上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突出表现为:环渤海城市群整体上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2009年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53.2%,整体上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密度2.2个/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纺锤体型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图1)。表1 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评判指标标准资料来源:综合戈特曼关于纽约都市圈的划定原则与指标体系,周一星的都市连绵区指标标准,刘荣增、陈群元的城镇密集区 (城市群)的指标准则等研究成果,课题组自绘。?图1环渤海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空间联系强度较弱。一方面,三个次区域内部尚未完成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和辽宁次区域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的圈层化发展态势,而山东次区域的中心性不明显,省内呈均质化发展。另一方面,环渤海城市群的三个次区域仍独立发展,相互之间仅为中心城市的弱联系,密切程度一般(图2)。环渤海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6%,2010年人均GDP达6575.5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49.7%,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近三年平均实际利用外资515亿美元,出口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7.8%,2010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27670元/人。(三)环渤海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环渤海城市群由京津冀、辽宁和山东三个次区域组成,目前城市群的整合度不高,一体化进程缓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根据城市群发展规律,核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世界城市的标准相比,环渤海城市群的两个首位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表2)。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有待优化。从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来看,环渤海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沿海化趋势明显 (图3),而环渤海地区人口仍然集中于冀中南和鲁西南地区(图4)。此外,沿海地带长期存在的粗放式低水平开发问题,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填海造地等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交通体系尚需加强。环渤海城市群港口缺少分工合作,竞争激烈。港口集疏运通道单一,腹地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联系不畅。沿海通道建设滞后,尚未形成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渤海污染问题严重,渤海海域面积仅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不到2%,但入海排污口的污水排海量则占全海域的23%。地表水污染较严重,海河流域水质低于劣V类的河流长度比例一直在50%以上。此外,区域淡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的5%~8%。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相对单一。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对区域经贸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缺乏中央层面的牵头部门,对下没有行政约束力。区域内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协调机制,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在空间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区域统筹协调。图2经济空间关联度分析图此外,环渤海城市群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尚未形成良好的梯次化结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表2 北京、天津与世界城市指标的比较数据来源:2010年环渤海院长论坛,北京、天津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网络,其中4、5、9、10、12、14为北京数据。?图3 环渤海人均GDP图数据来源: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0》图4 环渤海人口密度图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目标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未来环渤海城市群在妥善处理三个次区域内部的整合与一体化发展问题的同时,应着眼长远发展,重点处理好三个次区域之间的关系,最终将环渤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三大核心增长极之一,超大型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一是以技术、信息、金融、客货交流枢纽为依托,引领我国北方地区融入全球化“海洋经济”,将环渤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中国实现沿海-内陆经济联动的国家战略重点区域。二是以北京和天津地区为中枢,形成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经济重心和新型世界级城市群。三是以多个国家创新基地为支撑,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国际性超大型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策略(一)塑造多层级网络化空间格局,奠定区域一体化空间架构遵循国内外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依托强大的交通体系,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布局由单中心放射结构向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化,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1.塑造“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多层级网络化空间格局环渤海城市群应以城际交通为支撑,以多等级城市为核心,用“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模式来推进城市群的空间一体化发展。参照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6-2020年)》的分类标准,将环渤海城市群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以京津为双核,共同打造世界级大城市;沈阳、大连、石家庄、济南、青岛5个城市为区域级中心城市;将唐山、营口、烟台等12个城市确定为区域级次中心城市;抚顺、秦皇岛、威海等25个城市为地区级中心城市。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充分利用省会行政、港口门户或特色资源优势,发挥服务区域、辐射区域的带动作用,成为环渤海网络化城市群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节点,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图5)。以城市体系中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若干多层次的都市区体系,包括1个世界级城市地区、5个区域中心都市区、5个联市共建都市区和2个双城联动都市区,作为集聚人口、组织生产的基层空间单元。以此为基础,重点推进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三个都市圈内部分工和外部协作体系的建构,在满足现状三个次区域发展需求的同时,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逐步推进环渤海整体城市群的一体化高效发展(图6)。2.构建“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空间结构基于环渤海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的需求,促进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次区域紧密联系、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群空间整合进程,构建“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圈”是指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两翼”为以沈大、济青为核心的两个都市圈,共同作为环渤海城市群持续发展的核心空间。“三轴”分别为京津发展主轴、沈大发展轴和济青发展轴。其中,京津发展主轴向内陆方向连通,构建国家亚欧大陆桥的通道,向海洋方向延伸,成为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区重要轴线;沈大、济青发展轴分别联通东北、冀中南地区,成为环渤海城市群对外开放的重要轴线。“两带”分别为由沿海城市地区组成沿海发展带和以内陆中心城市为主体组成内陆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在海陆统筹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带与新兴城市带。内陆发展带,发挥内陆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开放水平,形成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一体化城市发展地区(图7)。(二)京津共建世界城市地区,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等均具有在200公里的空间范围内组织世界级城市的空间和功能,引领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京津廊市域范围恰好是以首都为中心,半径约200公里的区域。该区域面积约3.48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约3700万;以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为里程碑,京津同城效应开始显现。因此,我们提出以北京、天津为龙头,建设拥有全球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地区,引领环渤海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1.京津共同承担世界城市的核心职能根据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空间同城、职能互补、设施共享的发展趋势,以北京为主,强化行政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金融和跨国公司总部等职能。以天津为辅,强化北方航运中心和现代重化工业基地的经济中心及沿海门户职能。构建京津互补的功能构架,发挥世界城市在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方向上的核心作用。图5未来环渤海城市群城市等级结构示意图图6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梯度空间层次示意图2.提高京津城市走廊承载能力,发挥空间关键节点作用强化京-津-滨发展主轴,连接北京、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与武清、通州、廊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密集带,延伸通往西北地区走廊带,扩大区域辐射带动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走廊职能,搭建南部天津滨海-静海-永清-大兴和北部宁河-蓟县-三河-顺义-密云两个辅轴。共同强化京津城市走廊的综合职能,在环渤海城市群的一体化网络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图8)。3.促进京津成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交通枢纽完善交通联系,使京津成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交通枢纽。一是进一步加强京津走廊综合交通通道的建设。以港口建设为龙头,通过京津塘高速和京津高速等交通通道,强化京津世界级城市地区的紧密便捷联系。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开展京津之间市域轨道线衔接的前期研究,提高京津之间交通联系的便捷度。进一步打通天津-石家庄、天津-太原-中卫等面向冀中南乃至“三北”地区的通道,强化天津的陆路枢纽地位,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二是实现空港一体化发展。强化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与首都机场、首都二机场共建世界级城市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首都二机场建设为契机,强化南侧直至天津南港通道的交通畅达;优化组织首都机场、首都二机场、滨海国际机场、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共同组成综合交通枢纽。(三)促进沿海发展带崛起,发挥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纵观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历程,纽约、芝加哥、东京等城市均充分借助沿海(湖)的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发开放战略,构成开放、联通的城市群空间。环渤海城市群应当促进沿海发展带的崛起,以此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1.双城联动,加速沿海门户城市的开放崛起依托港口优势,加快临港地区的发展,与老城区形成互动。天津、唐山、沧州、东营等城市,港口与城区中心距离超过40公里,规划形成双核结构,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建设职能综合的滨海城市,从而推进沿海发展带的崛起(图9)。作为沿海产业带上的核心城市,天津应当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双城结构,促进两者功能互补,引导天津的开发开放,并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型龙头企业和品牌园区的区域扩散,发挥沿海门户城市对区域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2.建立沿海“双通道”,推进沿海发展带整体贯通沿海发展带结合港口布局,形成“双通道”联系。其中一条通道由沿海高速形成,连接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黄骅、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秦皇岛、锦州、大连、丹东等港口;另一条通道由济青高速-津汕高速-唐津高速-京沈高速等组成,连接青岛、淄博、东营、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锦州、盘锦、丹东等城市。通过“双通道”的建设,强化沿海港口城市的联系,实现环渤海沿海发展带的整体贯通(图10)。3.轴向带动,促进沿海发展带与内陆城市的协作发展基于“一圈两翼,三轴两带”空间格局与“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层次,重点加强沿海发展带与内陆发展带的协作,搭建垂直海岸带的轴向结构,强化门户-腹地的联动。重点强化三个层级的联系,第一层级为京津联系,第二层级为沈大及济青石联系,第三层级为京唐、津石、石沧、津济、济东、沈锦、沈丹、烟青联系,加强三个层次的交通建设,积极推进沿海门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的联动发展(图11)。(四)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城市群空间发展全面构筑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海空及陆地运输优势,城市群内各城市间通达时间不超过4小时。1.共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提高国际竞争力优化机场功能布局,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打造环渤海区域快线。对机场进行合理分工,实现航空资源的集约配置,首都机场、首都第二机场与天津滨海机场共同组成国际航空枢纽,通过城际铁路、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进行地面衔接,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石家庄正定机场、沈-大机场、济-青机场形成区域航空枢纽,支撑都市圈发展,与国际航空枢纽实现功能互补;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承担与临近地区之间中短距离的航空联系。2.共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参与东北亚国际港口竞争与合作建设以天津自由贸易港为龙头,以青岛、大连两大枢纽港为门户,以支线港为节点,以喂给港和内陆无水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充分发挥北京现代服务业要素集聚的优势,引领和支撑天津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京津共建自由贸易港区;加强港口分工合作,通过资本联合、企业联合和货类组合等纽带,促进港口错位发展,互相补充,共同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与合作。3.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强化区域交通联系图7 未来环渤海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8 京津世界城市地区空间策略示意铁路方面,通过高速铁路网连接区域级次中心以上城市,实现京津与区域中心城市4小时通达,区域中心城市与相邻区域次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合理引导都市圈发展;加强港口间铁路集疏运的联系,促进腹地大通道的共用和资源共享;推动跨海通道建设,便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联系,整体铁路网密度由现状196km/万km2提高至350km/万km2以上 (城市群标准为250-350km/万km2)(图12)。图9沿海发展带双城联动策略示意图10沿海发展带双通道策略示意公路方面,通过高等级公路覆盖城市群内各城市,实现区域公路网络均质化布局;整体公路网密度由现状约1200 km/万km2提高至2000km/万km2以上(城市群标准为2000-2500km/万km2)(图13)。(五)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体系,探索生态建设新模式将共建生态保护体系作为环渤海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启动点,科学保护和利用地区生态资源,提高地区生态承载力,实现环渤海城市群的健康持续发展。1.尊重自然山水格局,构筑区域生态保护体系以区域山地、河流、海岸线等生态资源为重点,构建环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体系。开展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一体化规划,加强内陆与沿海发展带的生态保护工作协同,确保环渤海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北部和西北部山脉的山体保护,完善区域防护林体系,构建环渤海城市群山体生态屏障。保护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生态环境,沟通海陆生态资源,统筹部署流域环境治理工作。深化渤海环境监控与治理,遏制海域环境恶化,增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实现岸线分类利用,保护沿海生态景观科学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共同发展海洋经济,强化海域生态保护研究,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完善海岸带功能区划,实施分类开发与保护策略。谨慎利用岸线资源,合理确定填海规模,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以沿海防护林网、交通廊道、农田林网和城市环城防护绿地等线状景观要素为纽带,串联海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斑块状景观要素,保护环渤海城市群沿海生态景观。3.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城市结合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等试点建设,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利用形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海水淡化技术,为区域提供更多淡水资源,提升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多种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和综合利用。重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形成“新能源利用—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产业链。(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共赢环渤海城市群涉及“三省两市”,目前共114个设市城市 (未来随着县级地区的发展,设市城市将不断增加),为实现区域一体化应建设和完善政府间、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机制,推进环渤海城市群区域协调机构的完善。1.由国家部委牵头,成立区域协调机构环渤海城市群地域空间跨度大、城市数量多、协调难度大,建议以“市长联席会”为基础,积极推动中央政府组织,由相关部委牵头、各省市共同建立环渤海城市群发展协调机构。发挥天津经济中心基础优势,集中设立区域协调机构及其他各种区域信息和研究机构、区域专业合作组织、区域市场交易平台等,将天津建设成为区域协调的中枢,探索跨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和政策保障机制。图11门户-腹地城市轴向带动示意图2.以城市群规划为引领,开展区域城市管理合作图12环渤海铁路网规划示意图图13环渤海公路网规划示意图以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为目标,组织编制战略层面的城市群规划,并对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同时,落实城市群及各类专项规划管理工作,定期对各省市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推动地区协调发展。3.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推进区域协作共识对环渤海三个次区域发展研究的同时,启动环渤海整体调查与研究工作。从学术研究角度统一“环渤海”概念,以区域规划为引导,建立科学共同体。在学术研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在政府、民众及其他领域专家间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工作,推进区域协作共识的达成。参考资料1.顾朝林.“十二五”期间需要注重巨型城市群发展问题.城市规划,2011,(35),1.2.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研究,2011,(5).3.周立群,谢思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8,3.4.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M].科学出版社,2010.5.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高汝熹,罗守贵.2006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8.雷朝阳,陈永秀.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定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9.肖金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开放导报,2007,(1).10.张工,卢映川,张远.北京2030:世界城市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2010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彭翀,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3.高汝熹,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结构与功能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1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15.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16.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渤海地区空间发展趋势及天津的对策研究.2010,(01).17.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 [J].经济地理1996,(3).18.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9.师武军,周艺怡,邢卓.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环渤海地区发展.城市规划,2009增刊.2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 (2008-2020年). 致谢:本文涵盖了第13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特大型沿海城市群发展模式论坛”主旨发言报告——《环渤海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的核心成果。课题《环渤海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沈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徐泽等专家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郑向阳、高相铎、邢卓、张丽梅、荀春兵、宫媛、韩宇、张树森等,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qikandaodu/2020/0529/339.html



上一篇:试论岳石文化北向发展态势<sup>*</sup>
下一篇:1985-2017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 | 环渤海经济瞭望编辑部| 环渤海经济瞭望版面费 | 环渤海经济瞭望论文发表 | 环渤海经济瞭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