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空间规划矛盾的几点思考以

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现状,导致我国油气资源很大部分依赖进口。2018年6月15日开始打响中美贸易战,在美国的主导和干预下,我国油气安全供给和海外油气合作项目潜在

0 引言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现状,导致我国油气资源很大部分依赖进口。2018年6月15日开始打响中美贸易战,在美国的主导和干预下,我国油气安全供给和海外油气合作项目潜在风险逐渐凸显[1]。在此背景下,2018年8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统筹平衡天然气勘探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有序推进油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

为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自2016年以来,环渤海各省市陆续划定并公布了海洋生态红线,加强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而根据我国能源发展规划,渤海海域是我国近海油气开采最为集中的海域,也是提高油气产量最可靠的海域,担负着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责任。随着油气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渤海海域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1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渤海海域位于北纬37°07′~41°0 0′,东经117°33′~122°18″。渤海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内,现有探矿权7个,矿区总面积约 km2;采矿业权30余个,矿区总面积约2600km2。渤海海域已发现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万m3,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200亿m3。在生产油气田40余个,海上平台150余座,总开发井数3000余口。全海域年产油约3000万m3,累积产油约万m3;年产气约2亿m3,累积产气约90亿m3。渤海油田现有海底管道200余条,总长度2000余公里,海底电缆100余条,总长度600余公里。

2 主要问题

在编制相关海洋空间规划,特别是划定海洋生态红线时,若未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或未全面搜集调查矿业权四至范围,就难免会与在探、在采矿业权产生重叠,与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发生冲突。实践中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2.1 渤海近岸海域海洋油气勘查空间较小

根据《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确保渤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在三省一市管理海域面积中的占比达到37%左右。环渤海三省一市的管理海域为距岸距离12海里内的近岸海域,现有海洋生态红线的划定,压缩了渤海近岸海域的海洋油气勘查空间。《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因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勘查需要,在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后予以安排勘查项目”,但是没有跟进出台相关细则。因此,在红线区内开展油气勘查的难度很大,渤海近岸海域海洋油气勘查空间较小。

2.2 红线区油气项目陷入续期、退出两难境地

随着生态环保要求的刚性越来越强,一些红线划定若没有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将极大地束缚油气探勘开发的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划定主要是依照海洋保护区的范围来划定的,然而,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建立时,属于抢救性划建,缺乏严格系统的科学考察,这间接导致了部分海洋生态红线的划定并不合理[2]。在部分并无保护价值的海洋生态红线区内,存在部分海域使用权即将到期的海上油气平台,该类平台多数情况下依然有较大的持续勘探开发价值。项目延续期面临红线区管控要求,而退出亦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退出机制,该类油气项目陷入续期、退出两难的境地。

2.3 近岸海陆交汇区域国土空间监管缺乏系统性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前,海域、陆域分别以海岸线为界限进行明确、独立的监管。在因自然变迁已经成为事实陆域、尚未换发土地证的填海造地等特殊区域,进行相应勘探开发活动,无法适应现行海域使用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规范和相关管理规定。同时,在海域使用权的设立审批方面,存在不衔接、不一致的情况,部分地方政府在海岸线向海一侧发放土地证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海域、土地空间资源管理存在不衔接、不系统的情况。

2.4 海洋生态红线对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兼容性较低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立体用海面积较小,主要为导管架结构的生产平台,海底电缆管道等大部分用海仅限于底土以下区域,对水面、水体基本不造成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环保科技的长足发展,现有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通过污水回收、泥浆钻屑达标回注地层等方式,已经能够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生态红线未对此类立体开发活动作出规定,同时也未针对海洋生态红线实施情况建立配套的监测体系,没有针对红线管理定制监测要素和评价标准[3]。而现有海洋生态红线管控措施,大都明确禁止实施任何改变自然生态条件的生产活动和任何形式的工程建设活动。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qikandaodu/2021/0427/918.html



上一篇:渤海股份区域水务龙头经营稳健
下一篇:渤海油田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与研究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 | 环渤海经济瞭望编辑部| 环渤海经济瞭望版面费 | 环渤海经济瞭望论文发表 | 环渤海经济瞭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