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渤海经济瞭望》栏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数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收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征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刊物[05/29]
渤海稠油油田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目前针对水驱砂岩油田高含水阶段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多,如调驱、调剖改善渗流通道[1-4]、注聚合物改善水油流度比提高驱油效率和波及范围[5]、注表面活性剂改善原油流动性
目前针对水驱砂岩油田高含水阶段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多,如调驱、调剖改善渗流通道[1-4]、注聚合物改善水油流度比提高驱油效率和波及范围[5]、注表面活性剂改善原油流动性[6],以及提高水驱倍数实现强注强采提高驱油效率[7]等。其中,提高水驱倍数是较经济的技术手段,也是目前水驱砂岩油田高含水阶段应用较多的调整方法,通过加强注水,结合产液结构调整能够较好地改善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效果。在注采结构调整中,注水井单井及单层注水量的确定(配水)至关重要,目前国内配水方法主要有“宏观配水”和“微观配水”两种。“宏观配水”方法是以整个油田或区块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根据油田或区块开发规律来求得油田或区块的配水量[8];“微观配水”方法是以井组、单井或层段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上考虑引用修正系数来求取井组或单井的配水量,或者引入劈分系数来劈分流向与该注水井连通的所有生产井的方向液体流量,通过注采平衡来求取注水井单井配水量,或对注水井单井配水量进行劈分得到各层段配水量[9],同时也有学者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确定小层注水量[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S 油田油藏特征及开发特征,开展高倍数水驱技术和联合井网注水方法研究,探索海上稠油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并在S 油田G 区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海上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S 油田高倍数水驱技术
S 油田是渤海典型的注水开发稠油油田,其中G区地层原油黏度150.00~400.00 mPa·s,采用行列注采井网开发,定向井注水,水平井-定向井联合开采,形成了具有海上特色的联合井网开发模式。目前G 区含水率达84%,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为了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G 区开展高倍数水驱油技术研究。
1.1 高倍数水驱实验研究
为了分析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对高倍数水驱效果的影响,选取S 油田不同物性岩心开展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水驱油实验,并进行30~50 倍低注入倍数和300~400 倍高注入倍数的驱油效率对比实验(表1)。
表1 不同注入倍数驱油效率对比实验结果岩心号 空气渗透率/10-3 μm2 模拟油黏度/(mPa·s) 注入倍数 驱油效率/% 驱油效率差值/% 最终驱油效率/%1 号 620 110.00 50 44 12 56 310 56 2 号 4 607 50.24 38 52 11 63 322 63 3 号 4 754 297.62 42 53 9 62 369 62
通过表1 可知,高注入倍数水驱驱油效率相比低注入倍数水驱驱油效率可提高9%~12%。其中,物性差岩心(1 号)最终驱油效率相比物性好岩心(2 和3 号)偏低;而同一物性级别岩心,较稠原油(3 号)与较稀原油(2 号)相比,通过提高注入倍数,最终驱油效率可达到相同水平。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水驱开发油藏,通过提高注入倍数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1.2 不同水淹级别条件下相渗规律
在高倍数水驱油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不同水淹级别情况下的相渗规律研究,分析不同水驱倍数下微观驱油机理,分别选取未水淹、低水淹和中水淹三个级别岩心开展实验,水淹程度越强表明开发过程中受注入水冲刷强度越大,即水驱倍数越大。岩心实验基础参数见表2。
不同水淹级别岩心相渗曲线如图1 所示。通过图1 可知,随着水淹强度增大,相渗曲线逐渐向右偏移,残余油饱和度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分析,随着注入倍数增大,驱油效率逐渐增加。
表2 不同水淹级别岩心实验基础参数岩心号 空气渗透率/10-3 μm2 模拟油黏度/(mPa·s) 水淹特征4 号 583 50.24 中水淹 5 号 523 50.24 低水淹 6 号 203 50.24 未水淹
图1 不同水淹级别岩心相渗曲线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水驱开发油藏,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可进一步通过强注强采,增大注入倍数,提高驱油效率,改善水驱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效果。
2 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注水方法
S 油田高倍数水驱实验和不同水淹级别相渗实验为该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明确了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强注强采提高采收率,如何加强注水能够确保联合井网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联合井网注水方法开展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多因素调控注水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综合考虑有效厚度、渗透率、注采井距、注采井数、方向地层系数等因素,满足联合井网注水需求。
新方法建立过程中,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不同参数因素对注水量影响程度(即关联度),从而确定不同参数所占权重;根据区块整体液量需求和注水需求,以及所确定的注水参数和权重建立单井注水量劈分公式和层段注水量劈分公式,实现单井和单层优化注水。新方法既考虑了井网形式,又考虑了储层物性条件,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qikandaodu/2021/0708/1232.html
上一篇:渤海第一大岛觉华岛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及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