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渤海经济瞭望》栏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数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收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征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刊物[05/29]
最初的古印度寺庙靠什么维持经济运转?其实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北暮讲古印度文化第83期) 文|北暮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活,需要生活的地方便离不开经济。大到每一个国家和城镇,小到一村一户。任何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就连出家的僧人也不
(北暮讲古印度文化第83期)
文|北暮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活,需要生活的地方便离不开经济。大到每一个国家和城镇,小到一村一户。任何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就连出家的僧人也不例外。佛教传入中国后,寺庙的经济运转主要靠香火钱。而古印度寺庙的经济运转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后,因为文化差异,很多僧人并不喜欢托钵乞食,所以早期中国的僧人都是自给自足。
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初,加入佛教团的人还不多,因此,早期的古印度僧侣都居无定所,托钵乞食。而随着后来佛教团的扩大,佛教本身因为受到各个国王和贵族的欢迎,他们会为佛教团建立很多活动场地,这些活动场地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寺庙。
一间寺庙不论大小,总得要维持本身的运转,既然要运转肯定离不开钱。那么问题来了,整个寺庙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曾经游历印度三十余国,回来后写成《南海寄归内法传》的义净大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写道:
依如律教僧家作田,须共净人为其分数。或可共余人户,咸并六分抽一。僧但给牛与地,诸事皆悉不知。或可分数,量时斟酌。西方诸寺多并如是。
这里的“净人”指的是承包寺院土地和耕牛的佃户,而他们最后的收成则和寺院采取六分抽一的办法。所以说,寺院的一大经济来源就是承包给佃户后获得的部分收成。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了,寺庙能够承包给佃户土地,寺庙土地又是来自哪里呢?其实土地的来源大都是古印度国王和贵族,对佛教团的赏赐和赠予。
义净大师在游历古印度各国时,曾遇到过国王举行赏赐土地的仪式。国王想要给佛教团赏赐土地,先要举办大会,为僧人们供养饭食。而后选一头好牛,用金银珠宝装饰它,国王亲自耕垦,划定界限后这片土地就属于寺院了。除了赏赐土地外,国王还会将某些邑城的税收赏赐给寺庙。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曾记载:"国王铁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邑二百户,日进梗米、酥乳数百石。"
这足以说明,邑城的税收也是寺庙的一大经济来源。
寺庙所拥有的土地,除了出租给佃户以外,还可以自己派人耕种,获得全部的收成。而他们所派的人又是什么呢?义净大师同样给出了答案:
或有贪婪不为分数,自使奴婢躬检营农。
这里的奴婢便是寺庙派遣为自己耕种的人。而义净大师对于这种事情的观点是并不赞同的,他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贪婪的行为。虽然义净大师不赞同,可这种情况却真实存在,而且还不少。
而为寺庙耕种土地的奴婢又从何而来呢?
北暮认为,很可能来源于国王的赏赐。大家都知道,按照古印度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是有奴隶存在的,而有奴隶的存在自然会有赏赐情况的发生,这些奴隶很可能是被国王赏赐给寺庙,用以照顾寺庙僧人的生活起居的。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以外,寺庙还有一些额外的经济来源——其他捐赠。释迦牟尼在早期传播佛教时,和商人打下了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大程度上,为早期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商人中自然有一些佛教的信仰者,他们会给予寺庙一些捐赠,这些捐赠也是寺庙的一大经济来源。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一座寺庙的经济运转一般来源于以下四种方式:
(1)国王赏赐邑城的赋税收入。
(2)寺庙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后的“六分抽一”。
(3)寺庙自己派遣奴婢种植土地,获得土地的全部收成。
(4)来自商人的捐赠。
因此看来,至少在义净大师去古印度游历时,寺庙就已经有一个完整的经济运转方式了。
以小见大,足以说明古印度当时的寺庙已经拥有私有土地了,甚至可以说,古印度在当时就已经存在土地私有化了。这一情况,也为我们研究古印度的文化提供了大量的事实和证据。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zonghexinwen/2021/0419/862.html